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心自闲

看庭院花开花落,望天空云卷云舒,淡定自若,心绪自闲,依然故我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烦恼来自何处(原创)  

2011-02-04 16:10:46|  分类: 感悟生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 每个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,但每个人在日常生活里的外在表现却大不相同,有人能保持一颗平常心,不管遇到苦难或者诱惑,都能淡定自若、“我心不变”,而有的人则遇喜则狂、遇困则悲,还有一些人长期处在焦躁和烦恼中,使自己原本快乐的人生失去应有的意义,这是为什么?

    几乎每个人都在寻找着这个问题的答案,因为每个人都想生活在快乐中,让烦恼远离自己 。但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,却成了人们心中的“歌德巴赫”猜想。事实上,决定一个人快乐与否的根本因素就两个:“欲望”以及“能力”!有个“烦恼指数”公式可以给人以很多启发:烦恼指数=欲望-能力。在这里,“能力”有一定的客观成分,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而不断提高,让自己用更强的“能力”战胜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,从而减少自己的烦恼而取得快乐和幸福,这就验证了很多人所说的“幸福来自努力”的格言。而“欲望”本身是一种本能欲求,更多包含主观成分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求,这是一种天性。但是,千百年来,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,为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,就是为了抑制人们的这种天性,才形成了至今依然存在的很多的社会规则,就是这些社会规则才抑制了更多的“为所欲为”,才让更多的人“安分”而“守己”。看到这个“烦恼指数”公式,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社会教育的目的,一方面为了推动社会的进步,需要提高公民素质,更新思想观念,丰富人们的科学头脑;另一方面必须强化公民道德,加强人们的法制观念,说到底,就是既要提高自身能力,又要每个人清楚自身言行的底线,只有这样,社会才能和谐,生活才能幸福。

      作为这个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,没有谁强迫你为了整个社会的进步而活着,但至少要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着。比如在工作生活中,每个人都有个目标,可有的人的目标却背离了生活的宗旨,即使实现了某个工作或者生活中的目标,却因为在追求这种目标时的“不顾一切”让自己陷入了更多的烦恼之中。其实,这是个人生战略和生活智慧的问题,需要我们每个人深思!因为,我们既然把追求幸福作为生活和工作的宗旨,就应该在建立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目标的时候以此为基点.为别人多付出点,得到更多人的关爱,从而通过友谊取得快乐;努力工作换来成就和人们的认可,以成功感获取快乐;与同事合作共事,在信任中得到快乐;尊老爱幼,在亲情和感恩中得到快乐......

      追求幸福、减少烦恼是地球人的共同愿望,那就先从认识这个“烦恼指数”公式开始吧。如果你的烦恼太多,那就先看看自己的“欲望”是否超过了自身的“能力”所及,看看自己是否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,而对周围的人们产生了更多的计较,如果是,那么获得更多幸福、减少更多烦恼的方式就是,降低自己的“欲望”,同时提高自己的“能力”吧,相信自己的同时给自己定好位,知道了烦恼的出处,实现了“欲望”和“能力”的相对平衡,快乐和幸福自然就回到你的身边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144)| 评论(14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